巴沙尔倒台,叙利亚血局再开!曾被西方称为“恐怖分子”的朱拉尼,在土耳其扶持下摇身一变,大军压境南下苏韦达,直指德鲁兹独立飞地。此举不仅震惊美国,更彻底踩中以色列红线,一场牵动中东格局的巨变,正由这位新强人亲手引爆!
叙利亚这片土地,就像一桌永远也散不了的牌局。有人摔门而去,就立马有新人挤进来,把带血的筹码重新码一遍。这出新戏的主角,叫朱拉尼。一年前,他的“沙姆解放组织”还是西方嘴里的“恐怖分子”。转眼土耳其一扶持,大军开进大马士革,这位老兄摇身一变,竟成了某些人眼里的“民主希望”。
这“希望”的包装纸还没捂热乎呢,朱拉尼就翻脸了。他扭头就跟土耳其干儿子“叙利亚国民军”拜了把子,把枪口对准了美国当年养的库尔德人,顺手把油田也笑纳了。
这一巴掌,扇得美国人脸上火辣辣的。现在,这位新强人的胃口更大了。他的眼睛越过大马士革,死死盯住了南边那块宣布独立的德鲁兹人地盘。
巴沙尔政权垮台那会儿,乱成一锅粥。苏韦达省的德鲁兹民兵趁机占了机场,扯起了自治大旗。这在朱拉尼的“统一叙利亚”宏图里,不啻于一根扎在喉咙里的鱼刺,不拔不痛快。
所以他动手了,又快又狠。他把手下最能打的六个师都拉了出来,还掺进去不少当年屠杀过阿拉维派的“国民军”老兵痞,美其名曰“叙利亚新国防军”。
旗号喊得震天响,说是要“建立安全区”,“解除地方武装”。实际上呢?苏联时代的老掉牙T-55、T-62坦克一字排开,像推土机一样碾了过去。
马兹拉、塔拉,这些外围的镇子,几乎没怎么抵抗就丢了。德鲁兹民兵的老窝也被一锅端。朱拉尼的算盘打得噼啪响:趁着外面那些大国还没反应过来,先把地占了,造成既成事实!但他忘了,苏韦达这块地,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它背后,站着一个竖起耳朵、瞪大眼睛的以色列。
德鲁兹人这个族群,跟以色列的关系可不一般。以色列自己国内就有十几万德鲁兹人,当兵的、当官的,到处都是。保护叙利亚的同胞,对任何一届以色列政府来说,都不是一道选择题,而是一道必答题。答不好,国内就要翻天。
朱拉尼的坦克还在轰隆隆往南开,以色列的战斗机就起飞了。国防部长卡茨的话说得斩钉截铁:“绝不允许德鲁兹人受到一根毫毛的伤害!”
这可不是光动嘴皮子。一波接一波的空袭,砸向大马士革、德拉,甚至有一次都快飞到朱拉尼的总统府头顶上了。
不过,懂行的人都看得出来,以色列这炸弹扔得很有“艺术”。消息说,炸的大多是空房子,或者不疼不痒的仓库。
内塔尼亚胡心里那点小九九,明眼人一看便知。一方面,得给国内的德鲁兹社群和右翼选民一个交代,摆出“我罩着我兄弟”的姿态。另一方面,又死活不想跟朱拉尼的地面部队真刀真枪地干。毕竟,叙利亚这个泥潭,淹死过太多英雄好汉了。
随着巴沙尔的垮台,这片土地上旧的规矩全碎了。伊朗人连夜跑路,势力基本清零。俄罗斯人除了死死保住塔尔图斯那几个港口基地,对其他地方也懒得管了。
就连当年牛气哄哄,开着皮卡到处偷油的“国际联军”,也灰溜溜地从代尔祖尔的油田撤回了伊拉克。美俄伊这些老牌手,不约而同地把牌一扔,不玩了。他们都想明白了,今天的叙利亚,就是明天的利比亚。谁陷进去,谁就等着倒血霉吧。
老玩家心灰意冷地走了,可他们留下的权力真空,却让新的野心家闻到了血腥味。土耳其的埃尔多安,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,显然不属于“拔腿就走”的那一类。一个想把自家后院从叙利亚北边一直延伸到南大门,一个要确保自家门口绝对不能睡着一头猛虎。
这俩,迎头撞上是早晚的事。土耳其的黑手,从一开始就没藏着。他养的那些“国民军”武装,如今换了身皮,头目直接当上了“新国防军”第62师的师长。
朱拉尼的部队在前面冲锋,后面就跟着一辆辆满载着“土耳其军团”士兵的大巴车。安卡拉的算盘就是,借朱拉尼这把刀,砍出一条自己一直想走却没走通的南下之路。
可这条路,正好踩在了以色列的红线上。以色列的空袭在加码,一个更危险的信号也出现了。好几架土耳其的战机,居然飞到了大马士革上空,想赶走以色列的无人机。
这已经不是代理人打架了,这是正主快要下场撕破脸了。有消息说,以色列通过美国人的渠道,给土耳其发去了最后通牒:再敢往前凑合,就毫不犹豫地把你打下来!
戈兰高地上空,以色列和土耳其的空战,几乎一触即发。在这场巨人掰手腕的游戏里,最惨的,还是德鲁兹人。他们成了棋盘上被牺牲的兵。
正面打不过,他们就钻进山沟打游击。靠着对地形的熟悉,一次又一次地设下埋伏,抓了几个跟着朱拉尼混饭吃的贝都因部落武装分子,用命来拖延敌人的脚步。
他们的领袖希克迈特·希德里,唯一的指望,就是天上的以色列飞机能再多扔几颗炸弹,自己手下的民兵能再多撑几天。
可他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,这种外援,靠不住。以色列随时可能像当年俄罗斯抛弃阿萨德一样,在某个清晨拍拍屁股走人,留他们自生自灭。
就在这帮中东强人玩命拼刺刀的时候,有个现象很有意思。有人说,当传统大国在中东要么打累了,要么不愿打了的时候,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玩法正在悄悄填补空白。它不搞军事同盟,不拉帮结派,而是用共同的利益,像织网一样,把一个个伙伴联系起来。
这种模式,似乎总能在最尖锐的对抗里,找到合作的缝隙。但此刻,苏韦达的战场上,只有血与火。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三十,上百人受伤,数字还在往上跳。朱拉尼的部队,正顶着零星的空袭,集结更多的重炮和装甲车。看样子,他誓要拿下这座被围困的孤城。
德鲁兹人的抵抗,更像是一曲悲壮的挽歌。这场仗的结局,或许从一开始就写好了。要么是德鲁兹人屈服,要么是被彻底剿灭。也可能,因为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擦枪走火,演变成一场谁也控制不了的大战。
但无论如何,它都标志着一件事:叙利亚旧的秩序,彻底塌了。而新的秩序,正由这些野心勃勃的邻居们,用钢铁和鲜血,一笔一划地书写。棋盘上硝烟弥漫,至于棋盘之外,是否还有另一条路?
这个问题,暂时没人能回答。
配资网上开户论坛,股市杠杆软件,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